首页
社区
家园
群组
手机客户端
开启辅助访问
请登录
立即注册
搜索
快捷导航
用户名:
忘记密码?
密 码:
下次自动登录
QQ帐号登录
微信帐号登录
请
登录
后使用快捷导航
没有帐号?
立即注册
向右滚动
向左滚动
淮北草根话题
民声热线(曝光台)
淮北购房议事厅
啦啦淮北
淮北二手房
行摄淮北
淮北论坛
›
淮北草根话题
›
啦啦淮北
›
小脚趾的指甲分成两瓣的人,他们究竟什么来历? ...
返回列表
查看:
3411
|
回复:
0
[淮北新闻]
小脚趾的指甲分成两瓣的人,他们究竟什么来历?
[复制链接]
SupernaturaL
SupernaturaL
当前离线
积分
168
窥视卡
雷达卡
39
主题
39
帖子
168
积分
注册会员
注册会员
, 积分 168,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
注册会员
, 积分 168,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
积分
168
收听TA
发消息
发表于 2019-8-5 20:46:59
|
显示全部楼层
|
阅读模式
瓣状
,
脚趾
,
山西
瓣状甲
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,穿袜子时不小心勾到小脚趾的指甲,或是在家没穿鞋时撞到了小脚趾,发现只有小脚趾的指甲是分成两瓣的,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存在这种现象,并非个例,它被称为跰趾(pián zhǐ),医学上也称为瓣状甲。
严格来说,瓣状甲已被归类为脚趾轻微畸形的表现,好在它不痛不痒,也无伤大雅,所以一直没被人们所重视。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遗传印记,可以追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程和祖先的迁徙方向,弄清楚你到底从哪里来。
瓣状甲曾被认为是纯种汉人的标志,而这个说法很快就不攻自破了,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“纯种汉人”。五胡乱华时期,汉族遭遇了最凶猛的劫难,人口一度锐减到只有几十万,在历史上汉族和蒙古族也有过基因交流,河西走廊、丝绸之路一带,都发生过民族融合,而且从炎黄二帝开始就是两个部族的融合,现在的汉人血统早已是多血统融合。
瓣状甲和血统无关,网上流传是鲜卑族或匈奴后代的说法,毫无科学依据,一些传言甚至诞生于小说中。
瓣状甲是怎么来的?
有一种广为流传的
刀砍学说
,600多年前明朝建国初期,朱元璋下令让百姓从山西迁徙到各地,由于乡情难舍,许多百姓不愿意离开。政府让他们三日后在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集合,这些人被士兵团团围住,在小脚趾的指甲盖上砍了一刀,强行将他们带走迁徙。
脚趾上留下印记一来是为了防止百姓逃跑,可以从标记寻找,二来也方便他们寻亲认祖。
于是,瓣状甲就留传下来,但这个说法有很大问题,遗传性状通常是个体发生基因突变,然后突变的基因造成个体差异,差异的个体在环境中占据优势被保留下来,最后才形成稳定遗传。600年时间显然太短了,而且人为造成的外伤并不具有遗传性,历史上确实有记载发生过这次迁徙,但并没有记载刀砍脚趾。
关于瓣状甲的由来,科学上有一种更为合理的
摩擦学说
:瓣状甲,源于至少5000年前的古华夏时期,人们长期农耕劳作,致使最为脆弱和容易内翻的小脚趾开裂,原本一整块指甲变成两瓣。举个例子,一块大玻璃非常容易破裂,但当这块大玻璃变成许多块小玻璃时,每块小玻璃就不容易破裂。
瓣状甲的出现是受到环境影响,经多代人才发生的基因改变,也是适应当时环境的结果。
根据遗传图谱显示,瓣状甲是
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显性遗传
,如果你的小脚趾是瓣状甲,父母之中至少有一位也是瓣状甲,并且5岁以后才开始逐渐显现。
虽然上文中提到山西的
刀砍学说
并不靠谱,但人类学家调查发现瓣状甲的分布状况和山西有密切关系。调查了7个近百年没有没大规模人口迁徙的村落省份后发现,瓣状甲分布最广的是山西,79.51%的山西人有此性状。
从山西、陕西到河南、浙江、江苏再到福建、江西,瓣状甲的分布是以山西为起点,向外逐渐递减的趋势,这与历史上发生过的山西移民情况吻合。
所以关于瓣状甲,目前最为合理的解释是:我们的小脚趾分成两瓣和血统无关,是祖先长期农耕留下的遗传特征,遗传了特征的人群,600年前主要在山西及其附近繁衍后代,他们的子孙又继续迁徙到大江南北。
相关帖子
#家居廊# 生活的质感
回复
分享到:
微信
QQ空间
QQ好友
新浪微博
腾讯微博
人人网
使用道具
举报
提升卡
置顶卡
沉默卡
喧嚣卡
变色卡
千斤顶
显身卡
返回列表
发表回复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并转播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Copyright © 2008-2015
淮北热线
(http://www.0561hbr.com)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免责声明: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
Powered by
淮北论坛
X3.2
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30112号
皖ICP备14015469号-3
快速回复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